记者探秘:“苏超”篮球,江苏篮球发展的摇篮
随着“苏超”足球热潮在江苏乃至全国掀起,篮球界也传来了“苏超”篮球联赛即将重燃的消息。令人意外的是,即将登场的“苏超”篮球并非如众人所想的是足球衍生品,而是已经积累了近二十年的赛事,成为了江苏篮球孕育未来的重要基地。
历经二十载,打造江苏篮球顶级品牌
6月17日,江苏省篮球运动协会宣布,备受期待的“苏超”篮球赛将于今年9月回归。这场篮球盛事之所以被称为“回归”,是因为它其实早在二十年前就已诞生。
2006年,名为“江苏省篮协杯”的赛事悄然启动。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从江苏省篮球运动协会了解到,该赛事以江苏13支城市代表队为主体,参考CBA联赛设置了苏南、苏中、苏北三大赛区,采取主客场双循环赛制。省篮协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这项赛事的举办,旨在为江苏篮球的持续发展壮大埋下火种。”
近二十年来,这项承载着江苏篮球梦想的赛事多次迎来高光时刻:2025年,赛事首次扩军至15队,无锡、盐城等地开始派队参赛;第九届赛事中,外籍球员首次亮相,山西、山东、湖南等地篮球精英跨省参赛,标志着赛事影响力与竞技水平的提升;第十届赛事规模已达16支劲旅,江苏篮球名将唐正东等人的登场也让赛事更加星光熠熠。
到了2025年,经过十一届赛事洗礼的“江苏省篮协杯”正式更名为“江苏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”。更重要的是,在过去几年中,这场围绕篮球而战的“苏超”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,吸引了省内几乎所有热爱篮球的俱乐部参与,还催生了南京海晟篮球队等传奇球队。
双向赋能,激活江苏篮球生态
在江苏省篮球运动协会发布的《2025年江苏省城市篮球男子超级联赛竞赛规程》中可以看到,今年的“苏超”篮球赛在过往五届“江苏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”的基础上,不仅延续了“苏超”这个名字,更进一步升级为“江苏省城市篮球男子超级联赛”。
这样的改变既规整了江苏省内顶级赛事的序列,同时,省篮协也希望通过扩大赛事吸引力,为江苏篮球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从2006年举办首届“江苏省篮协杯”开始,这项赛事就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江苏篮球发展的孵化器。在基层,赛事吸引了大量民间篮球爱好者参与,推动篮球运动在全省范围内普及;在职业领域,它为江苏篮球输送了优质人才和俱乐部资源。2025年常州中天钢铁夺冠后,江苏男篮以“江苏中天钢铁”之名征战CBA;徐州国立集团在参赛后成立“国立雄狮”俱乐部进军NBL;在无锡、泰州等地,赛事同样推动着当地一批篮球俱乐部的成熟化、职业化发展。
一位省内篮球名宿表示,“以赛促训、以赛育队,篮球‘苏超’可能不像足球那样一下子火起来。但这么多年,这个联赛构建起的是江苏从草根到职业的完整篮球生态链。”
“苏超”篮球赛能否持续火爆?
当一项省级体育赛事被官方和所有球迷认可为“苏超”,其价值已经远超竞技本身。以“苏超”足球赛为例,四轮联赛火爆全网,展现出体育赛事对推动全省全民健身、经济发展、地域文化传承、城市情感凝聚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。
相比之下,已经走过二十年的“苏超”篮球赛更多凸显出江苏体育的深厚积淀与务实耕耘。从十三市基础布局到不断扩军升级,从引入外援提升观赏性到吸引退役球星反哺联赛,省篮协在省体育局指导下所延续的赛事火种,正通过“苏超”篮球赛步步为营的战略布局,为江苏篮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竞技平台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
图片来源 江苏省篮协
校对 潘政